金秋,是收獲的季節,教育學院教學質量月拉開帷幕。10月18日下午,第一教學部的公開研讨課由呂劍濤博士的公開課在南校區F棟107課室如約舉行。本次的公開課研讨活動由教學部主任郭進軍主持,第一教學部的全體老師和其他系部老師參加了此次觀摩活動。
公開課的内容源自課本《新大學英語1》第二單元的人物描寫,描寫是大一學年第一學期的寫作練習重點,因此呂老師的公開課就以此為教學目标開展教學活動。課堂教學分為四個環節,環環相扣,将學習内容步步推進,難度深度層層加大。小組管理和競争的理念深入人心,力争上遊的學生不甘示弱并全力以赴參加各項教學活動。第一個教學活動動靜結合,學生邊走邊思考着英語句子的組合和歸類。第二個活動有張有弛,在視頻聽力中尋找人物描寫的相關信息點,視頻材料長短适宜。第三個活動,用形象直觀的圖片講解各類外貌特征,分類清晰,詞彙豐富,學生有恍然大悟的感覺。配有相關練習描寫圖片人物的外貌,實時檢測學生的學習效果。第四個活動難度上升,播放的視頻聽力語速加快且詞彙都加多,但是視頻内容新穎,貼近生活,學生興趣盎然地聽寫着英語腳本。在這節課中,學生練習了口語聽力,增長了詞彙和表達。不知不覺,在這活力課堂中,學習的效果就發生着。
課後,呂老師跟大家分享了教學理念。形成性評估的激勵機制和FIF平台的智能管理,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教師的教學改革。從嚴肅的傳統課堂到活潑的遊戲學習型課堂,觀念的轉變促進了對新型課堂模式的探索。從教師主導型到學生為中心,從教師的知識講授轉變為學生對知識的主動探索,活動設計尤為重要。今天課堂上實踐的教學方法是對實證研究表明有效教學方法的特色實踐。聽課的老師們進行了評課并對教學中出現的問題進行了深入的探讨。
最後,楊滿珍老師從形成性評估教學理念的角度對呂老師的課堂進行了深層次解讀。楊老師,是形評教學團隊的帶頭人和推進者,理念深入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教學方法多元化,靈活多樣。為了确保FIF平台的合理使用,楊老師與各位老師交流心得體會。
此次公開課,大家收獲頗豐,再一次感受到新型教學模式的對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具有促進作用。相信各位聽課老師在今後的教學中,受益良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