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18日,第十二屆“漢語橋”世界中學生中文比賽複賽決賽階段正式啟動,佛得角中學生“漢語橋”決賽冠軍米麗西和孔院領隊孔晴晴老師同來自全球105個國家119個賽區的264名師生同期抵達北京,開啟了豐富多彩的中華文化之旅。
(選手們到達北京)
本屆中學生“漢語橋”由孔子學院總部、河南省人民政府主辦,以“攜手漢語 築夢未來”為主題。2002年至今,“漢語橋”已吸引150多個國家的140多萬名青少年參加,被譽為漢語的“奧林匹克”,今年是佛得角選手首次赴華參賽。
這是一場探尋中國文化的魅力之旅,更是一場世界多文化的智慧碰撞。米麗西懷着對中華悠久文化的向往,對漢語獨特魅力的喜愛,同來自世界各地的選手相聚中國。他們在北京奧林匹克公園載歌載舞,釋放青春的激情與活力,在中國藍谷北汽新能源參觀體驗,感受中國科技與中國速度。參觀故宮,踏上古老的地磚,觸摸古老的牆壁,大家彷佛穿梭在時光畫卷中,一起體會中國古建築的雄渾磅礴;遊覽長城,他們用自己獨特的方式表達着對中國的熱愛;孔子學院總部豐富多彩的中國文化體驗讓選手們大開眼界,身披霞衣、揮動水秀、敲編鐘、練書法、吹糖人、帶臉譜,體驗中華傳統文化的魅力。
以漢語為橋,連接世界各地,以漢語為橋,拉近彼此距離。結束北京參觀之行,選手們乘高鐵抵達本次比賽舉辦地—中國腹地河南鄭州。邀五洲賓朋,覽天地之中,講黃河故事,探文明之源,第十二屆“漢語橋”世界中學生中文比賽,以“黃河文明”、“現代發展”兩大核心元素為文化脈絡,與來自五大洲的賓朋一起“攜手漢語,築夢未來”。
10月22号上午,比賽在鄭州47中學正式拉開帷幕。古詩詞的浪漫詩篇,古代樂器的優美空靈,中華禮儀的源遠流長,生動有趣的講解讓選手們沉浸在難忘的中原第一課。接下來,他們通過電腦答題,上演了一場五洲選手“競過橋”,随後的過橋賽主題演講和中華才藝比賽環節中,選手們的精彩表現讓台上的評委驚喜連連。我院選手米麗西以非洲組10号出場,她以幽默的演講和才藝《驚鴻舞》獲得觀衆陣陣掌聲,并亮相漢語橋官方宣傳片。
(米麗西表演才藝驚鴻舞)
為期三天的過橋賽結束後,選手們開始了異彩紛呈的文化之旅。參觀千年古刹——嵩山少林寺,聽千年傳奇故事,品悠久禅宗文化,圓了多數選手的功夫夢。塔溝武校的精彩武術表演,把中國功夫的變幻莫測和博大精深演繹得淋漓盡緻,讓選手們大飽眼福。蒼松翠柳間,古老的嵩陽書院上演了一場選手與古代文人跨越時空的漢字交流。黃河文化是中華文化的根和魂,在黃河風景名勝區,炎黃二帝雕像,見證了他們跟漢語的不解之緣。三度湖山戶外營地内,大家體驗了中國傳統技藝—木版年畫、造紙術、制作豆腐、投壺的玄妙絕倫。而中鐵裝備大國崛起的“中國制造”最讓他們為之贊歎。西亞斯學院的腰鼓,舞龍舞獅,拓印,茶藝,一堂堂精彩的文化課,更讓他們走進中國文化,愛上中國文化。鄭州市十一中的課堂上,同學們認真學習,捏面塑,國畫,學習太極功法,在操場上揮灑汗水,展開一場别開生面的趣味運動會。在古都開封、安陽、洛陽,他們既是推廣漢語的老師,也是傳播中原文化的使者。讓世界感受中原文化,讓寰球領略出彩河南,漢語為橋,築夢鄭州,豫見中國,聯通世界。
10餘天時間裡,選手們秀才藝、展實力,“過五關,斬六将”,展示出非比尋常的漢語語言技能和對中國文化的獨特理解,呈現了一場場精彩紛呈的文化盛宴。11月1日20時,總決賽暨頒獎典禮在河南廣播電視台演播廳舉行。
總決賽分為“群雄逐鹿”“風華絕代”和“問鼎中原”三個環節,環環相扣,美輪美奂。我院米麗西榮獲大賽優秀獎并獲得赴華留學半年的獎學金資格。
(總決賽收官)
11月2日,比賽正式收官。半個月間,五大洲青少年循迹黃河文明,感受現代發展,留下許多美好畫面。志合者,不以山水為遠。比賽舞台上,世界各國青年學生攜手漢語,齊聚中國。他們在世界多元文化氛圍中成長起來,通過漢語橋這座橋梁,各國青少年相互了解、相互學習,進行文化交流,為進一步構築世界多元文化貢獻自己的力量。
11月4日,領隊孔晴晴老師和選手米麗西順利返佛,對于這次中國之行,米麗西感受頗多,受益匪淺。目前,她已經着手準備申請中國的大學。2020年,我院會繼續舉辦佛得角第二屆中學生漢語橋,我們歡迎每一個佛得角中學生報名參與,讓我們一起探尋奇特的中國之旅!
附:“漢語橋”系列中文比賽包括“漢語橋”世界大學生中文比賽、“漢語橋”世界中學生中文比賽和“漢語橋”全球外國人漢語大會。自2002年啟動至今,“漢語橋”已吸引150多個國家的140多萬名青少年參加,被譽為漢語的“奧林匹克”,成為連接世界的“文化之橋、友誼之橋、心靈之橋”,“漢語橋”已成為國際語言文化交流領域的重要知名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