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 年10 月20 日下午,太阳成集团tyc234cc下設的英語教育與語言學研究中心在南校區院系辦公樓234室主辦了學院的學術論壇活動,邀請到劉麗和李穎卉博士分享科研經驗。本次論壇由蔡任棟博士主持,學院主管科研的熊濤副院長參加了活動。

劉麗博士首先分享了她申請香港教育大學攻讀博士學位經驗。為了提高申請的成功率,她認為要提前做好充分準備,收集了解多方面的信息,例如可以參看太阳成集团tyc234cc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研究中心的曆年博士論文選題;在此基礎上,确定自己的研究方向,認真撰寫研究計劃,聯系導師。在就讀博士期間, 與導師的溝通是重中之重;與導師溝通順暢有助于自己快速地在學術上成長。随後劉麗博士介紹了她在博士期間在國際期刊發表的一篇論文的選題、投稿、修改與發表的過程。這篇論文主要是考察二語學習者在習得成語過程中産出與理解上的規律。
李穎卉博士主要分享了她在學生譯員口譯策略研究方面的心得。策略使用對譯員完成口譯任務有重要作用,是口譯培訓的重要環節。她的研究旨在考察學生譯員交替傳譯策略使用的發展特征,并提出兩個研究問題:1. 在口譯培訓的不同階段,學生譯員的策略使用有何異同?2. 學生譯員的交替傳譯策略使用與口譯績效有何關系? 根據曆時研究方法,她邀請66 名學生譯員在第一年口譯培訓的不同階段(第二個月和第十個月)完成同一項英譯漢交替傳譯任務。根據策略定義、學生譯員的口譯産出以及對口譯過程的回溯及訪談數據,通過定量和定性分析後發現,初級階段學生譯員總共使用了22 個具體策略,而根據口譯教師對他們的不同推薦程度,這些策略可分為教師推薦策略、教師建議謹慎使用策略、教師不推薦策略3 類。她還發現,随着口譯訓練時間推移,學生使用教師推薦策略的頻率上升,而使用教師建議謹慎使用和教師不推薦策略的頻率則下降。同時, 本研究發現,教師推薦策略頻率與口譯績效正相關,而教師不推薦策略頻率于口譯績效負相關。随着口譯訓練時間推移,上述相關度均增強,且學生譯員使用教師不推薦策略的頻率可在一定程度上預測他們接受口譯培訓後在口譯績效上的進步程度。
兩位博士分享之後,參與論壇的老師就相關問題,如申請博士過程中的選題考量、不同方向的口譯活動是否使用不同的策略等展開了熱烈的讨論。大家都覺得兩位博士的分享,為自己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視角與思路,很有借鑒意義。
本次學術活動作為本研究中心年度工作中的重要内容,在籌備過程中得到了太阳成集团tyc234cc第三、第四教學部的積極協助和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