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成集团tyc234cc舉辦見習生培訓講座
圖文:陳諾諾,劉穎丹 編輯:劉臻嵘 時間:2022年01月15日 點擊:
1月13日晚,太阳成集团tyc234cc教師教育與發展中心和家庭教育研究中心聯合舉辦實踐周線上專家專題講座。本次講座邀請了廣東省特級教師、廣州西關外國語學校副校長葉翠玲,就“見習期間如何觀、評課?”以及“如何與家長交流和溝通?”兩大話題進行探讨與分享。講座由呂琳瓊副教授和劉建金副教授共同主持,我院2019、20級的本科生參加。
葉翠玲圍繞“見習期間如何觀、評課”這一主題,指出課堂的第一關注對象應該是學生,并以列舉實例的方式具體而生動地剖析了無效課堂和有效課堂的區别,強調要關注學生的參與度、投入度和交流度,從三個維度對課堂教學進行評估。她詳細介紹了三大類評課量表,分别是學生參與度達成情況觀測表、學生小組合作學習觀測表以及課堂觀察式量表。其中,學生參與度達成情況觀測表、學生小組合作學習觀測表更适合見習期間的評課;課堂觀察式量表較嚴謹、權威,更适用于教育教學研究。三類量表各有獨特之處,她将各類評課量表的共性總結為:把學生作為首要觀測對象,注重觀測課堂中學生的“産出和生成”。

三大類評課量表
葉翠玲結合學生評價分析新教師的特點,指出新教師具有負責、耐心以及有親和力的優點,也存在教學模式單一、課堂管理能力不足以及教學立場不堅定等問題。基于以上情況,她以高中英語教學單元和課文為例,就如何設計和開展一堂有效的課堂,提出“應關注學生的參與度,關注教學設計的邏輯性,關注如何從低階思維練習逐步提升至高階思維拓展”等一系列寶貴觀點。

圍繞“如何與家長交流和溝通?”這一主題,葉翠玲以“在家長會中家長最想聽到的是什麼内容”的問題引入,指出教師在與家長交流中,應秉持“全人教育”的理念,全面關注學生的成長和發展。在溝通中,教師應該先指出學生的亮點,并充分肯定家長對于孩子的付出,在肯定中委婉地指出學生可進步的空間。如果要表達孩子現存問題,不妨先以關心孩子的學習狀态、生活習慣為切入點,開啟與家長共同發現和解決問題的過程。同時,語言在家校溝通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葉翠玲高度認可家校合作,表示教育者應通過家校合作,高效、高質地利用好家長資源,充分發揮家長資源對于學生成長的作用。她以選科背景下職業生涯規劃的需求為例,說明了家委會在職業生涯規劃中可發揮的重要作用。
本場講座内容豐富,深入淺出,擅用設問,激發同學的思考與參與,不少同學在聊天框積極回應。這是我院職前教師教育與基礎教育合作,共同提升師範生理論與實踐素養的又一次有益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