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morrow is another day.” 這句話說得一點也沒錯。
昨天,我為自己備課内容不足導緻課堂時間有剩餘而沮喪了好久,于是整晚的加工、準備,特地增添了不少相關的知識點。
今天,我更加自信的走進課室,繼續Communicative English2的講授。雖然課程内容都一樣,但收獲的效果卻不同。昨天,在教完教材裡的兩段對話後,我就直接開始幫大家分析句式,沒有留時間讓大家自己去總結,而且在講解“conclusion”即重點難點那部分時,我是一個人站在講桌前,一條接一條講的。可能是個人認為内容比較淺顯易懂,所以講得特别快,沒有顧及學生的接受能力,導緻部分同學跟不上,而那些跟不上進度的同學選擇了遊離于課堂之外。今天,我在講解完對話後,給大家一定的時間自己總結概括,然後讓他們齊聲回答。我還采用闆書的形式,分點把一堂課的精華列出來,并作了補充。
我發現,每個班的基礎是不一樣的,當你發現學生的基礎相對薄弱時,就可以對所講的知識做進一步的補充,如每學一個新單詞,就讓大家造一個句子,或是聯系近義單詞。今天這堂課上,我不僅教他們學會運用“Inviting People” 的常用句式,還擴充了幾個生活中常用的單詞,使課堂内容更加豐富。
總的來說,經過昨天兩堂課的打擊和一個晚上的奮鬥,我感覺今天的Communicative English2完成得更加順利,也覺得自己更像一名教師了。
但是,除了剛剛提到的問題外,初二的孩子們又給了老師一個頭疼的問題
——講課不夠生動有趣,正如其他隊友說的——純粹是老師在上面“自high”。
拿着粉筆,看着學生,做着身體語言,走到學生當中,一步步按着昨天設計的教案進行…… 自我感覺良好,自我感覺像一個老師,可是學生的反應卻不如預想的那樣積極甚至覺得很悶很無聊:有些人打哈欠;與些人開小差講小話;有些人不配合……
我們幾個老師常常喜歡用視頻、音頻來引起學生的興趣,如播放電影片段、播放MTV,但實際上,在播放的過程當中,并不是所有學生都感興趣。很多人發呆、打哈欠、看窗外……我郁悶了挺久,想起以前念書的時候,老師一說給我們看視頻,就覺得很開心,很驚喜。但現在的學生卻對這些不怎麼感興趣了。這也許就像呂琳瓊老師說的,當學生接觸了太多類似的東西,你再用同樣的東西去沖擊他們已經沒什麼效果了。這時,就要用其他的方式去接近他們、勾起他們的興趣,例如回歸原始——即敞開心扉的去和他們交流,用自己的經曆、誠心去打動他們。
于是我嘗試課間的時候在教室多逗留一會,多關注一下孩子們的一舉一動,問問他們的愛好、問問他們教材的難度是否适中……經過幾次交談,我發現,其實他們還是很懂事的。記得一個女孩子說:”其實作為一位老師,講課生不生動不是重點,關鍵是她有沒有心。如果一個老師是用心去教導學生的話,他們是能感受得到的。”這個女孩子的話讓我非常感動,讓我看到了希望,也讓我有信心和動力繼續下去
用心去教書、用心去和孩子們相處,Tomorrow is another day。

廣外英教微信公衆号
|

廣外英教團學公衆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