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1日至14日,紐約萊莫恩學院(Le Moyne College)馬文教授為我院師生帶來四場系列專題報告,并被我校聘請為客座教授。馬文教授此次是在大學國際合作與交流處的“短期外專講學項目”資助下前來講學,四場報告的題目分别為:
1. The Golden Mean: Chinese and American Education for the 21st Century.
2. “A Deep Dive into the American Graduate Teacher Education Program.”
3. Communicating Your Research Effectively.
4. How to Succeed in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Proposal Writing without Even Trying.
(馬文教授回顧跨國執教曆程)
在系列講座中,馬文教授回顧了自己在中美兩國高校的執教經曆,并着重從二語習得和跨文化交際的角度闡述了教師教育與教師職前培養的重要性。随後,馬文教授以美國紐約州立大學系統和他所在的萊莫恩學院為例,從“校本教師教育項目開發”、“教師實訓”、“教師認證”、“專業監管”四個維度分析了美國教師教育項目的課程設置、培養模式、運行機制、質量保障等内容。
(馬文教授介紹其專業著作)
馬文教授用大量的案例和數據為我院師生展示了美國大學教師職前培養的主要特色和經驗,并從比較的視角探讨了美國經驗對我國的借鑒之處。馬文教授指出,與我國教育管理體制不同,美國中小學教育系統一般由各個州的教育部和各地的學區分權管理,因此在借鑒、吸收美國教師教育的經驗時保持批判态度。他認為,美國國家層面AAQEP(Association for Advancing Quality in Educator Preparation)等專業性機構的建立對于提升教師教育和教師職前培養質量具有重要意義,值得其他國家學習和借鑒。最後,馬文教授和我院師生就“城區教師駐校制”(Urban Teacher Residency)項目在中國的可操作性、教師培養質量監管、教師實習等共同關注的問題進行了熱烈的讨論。
馬文教授還在講座中介紹了國際期刊論文寫作的基本規範,特别是美國心理學會(APA)格式的具體要求和要領,以及教育學領域研究論文的基本結構,并以自己的作品為例,進行深入淺出、通俗易懂的講解。馬文教授多次表達了願以一已之長為祖國的外語教育事業貢獻力量的意願,此次我院聘用馬文教授為客座教授,将成為雙方之間在學術交流、教師發展等方面開展合作的起點,為我院師資隊伍素質提升和科研國際化注入新的活力。

(馬文教授被聘為我校客座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