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院新聞

雲山學者胡光偉教授講授混合研究方法

韓加豔 時間:2019年04月27日 點擊:

    2019年4月22日和24日,廣外“雲山講座教授”、香港理工大學胡光偉教授于院系辦公樓245會議室為太阳成集团tyc234cc師生做了兩場精彩的系列學術講座,題為“Mixed Methods Research(MMR): Nature and Uses”(混合研究方法:性質和使用)。

 

胡光偉介紹混合研究方法的使用

 

胡教授先從混合研究的曆史出發,闡述混合研究方法起源于英美學術界,并在全世界得到廣泛傳播。起源于由亞裡士多德為代表的希臘哲學,早在20世紀60年代,人類學家和社會學家就開始使用混合研究方法(當時并無此稱),并在幾十年間逐步成為一種研究範式。混合研究方法風行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于,和單獨的定性和定量研究方法相比,二者結合更有利于進一步理解研究問題。混合研究方法(MMR)猶如陰陽兩極,相得映彰,助研究者摘取學術成果。在20世紀80年代至90年代,就這兩種截然不同的研究範式如何應用于單個研究,學術界展開了激烈的辯論。90年代,混合研究方法作為重要的社會研究方法之一,得到越來越多的認可。一系列文獻(Johnson et al., 2007; Johnson & Onwuegbuzie, 2004; Ary et al., 2010;Teddlie & Tashakkori, 2009)、著名刊物(e.g.,JMMR)、會議和協會(e.g., MMIRA)如雨後春筍般出現,而許多知名大學也不斷開設MMR相關課程。Creswell (2015)指出混合研究方法逐漸成為一門科學。MMR逐漸得到學術界的青睐。

第一場講座主要圍繞以下兩個問題展開:什麼是MMR?MMR的主要用途有哪些?在應用語言學領域,MMR也成為重要的研究方法(lvankova & Greer,2015),并在語言教學領域也擁有一席之地(Riazi & Candlin, 2014)。胡教授展示了有關MMR的重要文獻和相關資源後,再而講解有關學者(Jennifer Greene,Michael Patton,Steven Miller, Abbas Tashakkori and Charles Teddlie, Johnson et al., Creswell)對MMR的不同定義及其哲學基礎。相關學者對混合研究方法的定義,主要集中于以下三個方面:哲學指向,方法論視角,方法導向;最後,胡教授介紹了MMR的主要特征及其使用。MMR使用目的包括:三角驗證(triangulation),互為補充(complementarity),進一步發展(development),提供新的見解(initiation),擴大研究範圍(expansion)等。

 

胡光偉和師生進行交流

 

第二場講座主要圍繞以下四個問題展開:MMR常用的設計是什麼?MMR研究的一般操作步驟是什麼?如何辨别MMR是否合理?MMR的優勢和可能缺陷有哪些?MMR的研究設計包括以下五種:convergent parallel design, exploratory sequential design, explanatory sequential design, experimental design和multi-stage evaluative design。實施MMR的步驟:1.鑒别研究問題和決定混合研究方法是否可行;2.提出定量研究、定性研究和混合研究問題;3.混合研究方法的理論基礎;4.制定數據收集策略;5.收集定量和定性數據;6.确定分析同時,或是單獨數據;7.寫報告。在講座接近尾聲時,在場師生紛紛提出各自的疑問,胡教授一一耐心解答。總體而言,胡教授的講解深入淺出、通俗易懂、邏輯嚴密,輔以生動的研究實例,在場的師生深受啟發。


廣外英教微信公衆号

廣外英教團學公衆号

聯系我們

版權所有:太阳成集团tyc234cc(中国)股份有限公司

郵編:510006

電話:(020) 39328080

傳真:(020) 39328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