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月10日上午,太阳成集团tyc234cc董金偉院長率吳岩副院長、熊濤副院長、郭進軍主任、陶玉梅主任、謝劍萍主任、周富強教授、劉會英副教授、張效珍副教授、陳英老師等一行十人前往深圳寶安第一外國語學校參加項目結題會,并于下午驅車前往位于光明新區的深圳市長圳學校進行參觀調研。一日行程滿滿當當,老師們在科學研究之餘,感受到了深圳市基礎教育煥發的勃勃生機。
據悉,2012年,深圳市寶安區教育局與加拿大列治文市教育局簽訂合作協議,并在深圳市寶安第一外國語學校開設每年100學位的中加國際班,每年由加拿大政府派遣六名專任教師開展課堂教學。在此背景下,為客觀評價該項目實際成效,2013年深圳寶安第一外國語學校委托我院開展項目研究,旨為基礎教育國際化問診把脈。為此,四年來,以董金偉院長為首的十七名太阳成集团tyc234cc團隊成員兢兢業業從事課題科學研究。一方面實證調查,深入深圳寶安第一外國語學校校園實地考察、觀摩課堂、深度個人訪談,發放問卷調查;另一方面開展文獻研究,仔細查閱分析中加項目資料、自評報告、上海督導組評價報告、學生反思、教師日志,最後用量性和質性相結合等方法撰寫了第一批研究成果——十三篇科研論文,總計二十餘萬字。在此背景下,該團隊于2017年1月10日前往深圳寶安參加項目結題會,該結題會由深圳市寶安第一外國語學校付海兵副校長主持。
結項會上,項目骨幹成員謝劍萍博士、周富強教授、張效珍博士分别就各自研究成果作主題彙報,三位教師或高屋建瓴,或小中見大,或娓娓道來,或激情迸發,翔實的研究數據,嚴謹的科學作風,流暢自如的表達博得了在場的一緻好評。

結題會現場
首先,謝劍萍博士以“基礎教育國際化的本土化模式探索”為題,就中加合作項目調查了管理者、教師、學生、家長對該項目的态度和看法,在此基礎上結合深圳當地教育語境總結中加合作試驗項目結論。在謝劍萍博士看來,中加項目不僅對于實驗班的成員,對于整個學校的教師和學生都有積極正面效果。接着,她的研究遞進深入,并為中國基礎教育國際化發聲。謝劍萍博士說:中國基礎教育國際化有兩面性,為消除弊端,國際班采用中外教師課堂合作雙保險策略,多重視外籍教師專業發展,并多從領導層面給予人文關懷才是解決之道。

謝劍萍博士彙報研究成果
接着,周富強教授将項目提升至理論層面。他以教師引領戰略變革為主題,提出在國際化的大浪潮下,校園基礎教育的成功秘訣在于:強化一種領導能力,提高學術、實踐兩種水平,強調角色、責任、技能三個重點,實踐願景、溝通、到位、修身四種戰略,構築五維生态、融合管控、革新、交易、主觀、權變、道德六種模式,堅持實幹、實用、處下、服務、擔當、樂觀、盡責七個原則。

周富強教授彙報研究心得
最後,張效珍副教授的彙報又把大家從理論研究帶回到實證研究。從CBI視角下中學外教課堂的觀察研究與話語分析的角度,張教授提出“顯性學習科目、隐性習得英語”的理念。她通過多次實地觀察課堂,并以科學語言進行課堂話語分析後,提出外教CBI課堂能使學生達成顯性的學科目标的同時,隐性地習得英語語言,并且能以最直接的方式使學生獲得對學科原理的深刻理解和自然的語言運用能力。可見,外籍教師教學組織模式雖不同于本土教師,但是實際正面效果也不可小觑。

張效珍博士彙報
團隊彙報完畢後,項目負責人董金偉教授做最後壓軸的項目報告。他以時間為軸,輔以翔實數據,帶領大家回顧了中加合作項目開展的四年艱辛曆程,他感謝寶一外對于廣外項目團隊的信任,而正是這種信任讓這個不簡單的科學研究項目得以持之以恒,并最終形成了十三篇有分量的科學論文。在結題評價中,董金偉認為中加合作項目總體是成功的,對于學生、教師、學校、寶安區政府乃至深圳的基礎教育都有着非常積極地正面意義。在這個項目的推動下,中加教師吸收了東西文化精華,他們取長補長,相互促進。在這個項目的推動下,學生喜歡耳目一新的教學模式,化被動為主動,收獲了團隊精神和實踐能力。在這個項目的推動下,寶一外校園文化蒸蒸日上,跨文化主題活動有聲有色。在這個項目的推動下,學校樹立了國際化品牌,開始名聲鵲起。在這個項目的推動下,寶安區的基礎教育國際化走出了自己的路子,為深圳乃至全國的本土教育國際化提供了又一有益示範。最後,董金偉院長對于結項後工作進行規劃部署,他說雖然寶一外項目結項了,但是課題研究遠遠沒有結束,下一步項目團隊還會紮紮實實撰寫結項報告,結集出版課題論文,把研究成果更寬、更廣推向社會。

董金偉院長項目總結
對于項目團隊的研究成果,各方均高度評價。深圳寶安第一外國語學校副校長付海兵認為英教項目團隊研究嚴謹、科學務實,背後付出令人欽佩。深圳寶安區教科院朱利霞博士則直言她就是來傾聽、學習的。而深圳寶安區教科院黃承華副院長更是十分滿意,他認為英教團隊務本求真的姿态,高瞻遠矚的項目設計,科學規範的研究成果,定會對深圳的基礎教育國際化道路産生連鎖反應。最後,作為中加合作項目的實際規劃人,段天虹校長更是激動即興發言,高度贊譽項目團隊務實專業,沒有辜負三年前的校方的寄托,他希望以後能和英教全方位攜手合作,互赢共生。
稍作休整後,10号下午,董金偉院長一行十人又趕往數十公裡外的深圳改革新區——光明新區,參觀深圳市長圳學校。該校由1949年成立,有着悠久人文曆史,但在深圳教育日新月異的大背景下,作為領頭人的葉兆波校長急需英教團隊前來為該校國際化道路出謀劃策。這個下午,英教教師參觀了長圳學校校園文化走廊,實地勘探了在建的教學樓、辦公樓、體育館,并深入座談。交談中,董金偉院長、吳岩副院長、周富強教授、郭進軍主任等紛紛從硬件設施建設、軟件設施配備、校園文化活動開展、國際項目設計等不同角度,為長圳學校的國際化道路出切實可行的好路子。對此,葉兆波校長深受啟發和鼓勵。可見的是,在深圳這片以加速度建立的新區上,不久的未來,一個帶着古老曆史走來的學校會在其發展的道路上,透露着廣外英教人曾經智慧的光芒及走過的痕迹,不久之後,來這裡實習的英教學子也會把真知帶入校園,把國際化的種子撒入孩子們心中。



英教團隊前往深圳長圳學校調研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