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惜别同窗,明日桃李滿園。6月16日,太阳成集团tyc234cc2022屆畢業典禮暨學位授予儀式在南校區學生活動中心舉行。學院院長董金偉、黨委書記林紹雄、副院長吳岩、陳金詩、張倩和英語師範系主任謝劍萍等出席典禮,學院學術委員會委員、教師代表、辦公室主任、全體輔導員參加了活動。典禮由學院黨委副書記駱銀花主持。
畢業典禮現場
院長董金偉在典禮上緻辭。他回顧了畢業生在大學期間的學習和經曆,為英教學子在學院四年的求學歲月中取得的成績感到欣慰和自豪,指出四年來全體英教學子始終謹遵“明德尚行,學貫中西”的大學校訓,弘揚“卓越、誠信、包容、自信”的廣外價值觀,浸潤着“務實、和諧、包容、創新”的英教學院文化,踐行了“英語優、教育強”的教育教學理念,度過了一段最值得珍惜、最具有意義的青春年華。在即将邁向新的征程、走上新的人生起點之際,董金偉代表學院向全體畢業生送上寄語,提出期望。
董金偉發言
董金偉希望畢業生堅定理想信念,做無畏的奮鬥者。他以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産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強調的“未來屬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鼓勵全體畢業生做新時代的中國青年,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為己任,增強做中國人的志氣、骨氣和底氣,不負時代,不負韶華,不負黨和人民的殷切期望,以奮鬥之自我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貢獻青春、智慧和力量。他希望畢業生懷有鴻鹄之志,做明理的學習者。他援引詩人蘇東坡以及周恩來總理的名言希望畢業生能夠克服艱難險阻勤學不辍,在未來的工作崗位上能有一顆求是求真之心,永遠保持“人間清醒”,拒絕“終點線”的心态,保持終身學習的習慣,用青春和汗水創造出讓世界刮目相看的新奇迹。他希望畢業生踐履知行合一,做勇敢的實幹者。他以張桂梅校長的事迹做典範,希望同學們能夠深入實際、勇于實踐,向張桂梅校長學習,為我國的教育事業做出自身的貢獻。他希望全體畢業生能夠把自己的理想同祖國的前途、把自己的人生同民族的命運緊密聯系在一起,自覺肩負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中國夢”的使命與擔當,拒絕“躺平”,不在該努力的時候選擇安逸,也不在最好的年華選擇懈怠,願全體畢業生在青春的洪流中昂揚奮進,努力活出屬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呂琳瓊發言
呂琳瓊老師代表學院全體教師在典禮上發言。她分别從“為什麼要當老師”“如何做一名老師”“在當今中國當一名教師意味着什麼”三個問題出發,為現場畢業生們上了最後一堂教學課。她結合自身的教學實踐和求學經曆,希望英教學子在未來的工作崗位上,有理想有追求,始終保持自己内心最真實的想法,為了善良和求真,努力做一個更好的老師。她強調指出,畢業不是結束,而是人生新旅途的開始,同學們的教師夢始于英教,并将由英教見證其實現,大家隻要通過自身踏實努力和創新探索,在未來一定能夠成為大國良師。
何潔铵發言
優秀校友何潔铵在發言中,他結合自己十年前在英教的學習經曆和個人的工作經驗,向現場畢業生寄語,希望各位畢業生在未來的工作中能夠挖掘自身的價值,有時候也許走得慢,但至少保證方向是正确的,在工作過程中不斷地提升自己,鍛煉個人能力,勇敢的走好每一步,成為一個符合社會需要的人。
周潇峰發言
周潇峰代表全體畢業的研究生發言,表達了在英教三年學習的感恩,回顧了在過去三年學習的點滴,分享了個人的學習成長經曆,指出她明白了學為人師的意義在于仁愛,在于明明德并無窮往複的推己及人,在于耕耘在自己平凡的崗位卻努力做得偉大,貢獻沒有大小,隻有方式的不同。她希望全體畢業生保持初心、履行使命,不忘同力協契,中國的教育一定會有一個更好的明天。
陳諾發言
本科畢業生代表陳諾發言時表示,她感謝學院全體教師的辛苦付出和朝夕相處的同學們,在太阳成集团tyc234cc的四年,她學到的最有價值的東西,不在于那些固定在書本上的知識,而是迎難而上的學習态度,這種态度對于教師的工作崗位尤為重要,未來無論我們遇到什麼困難,我們都能迎難而上,循此苦旅,以達天際。
何梓鋅發言
2020級在校生代表何梓鋅發言,代表全體英教學子向畢業生送上真摯的祝福,希望師兄師姐們能把自己這四年以來的英教之旅作為自己前行的動力和底氣,一路披荊斬棘、乘風破浪,成為更好的自己,在不斷前行的過程中,能夠心懷廣外、心系英教,關心學校與學院的未來發展,為我們深愛的廣外與英教、為國家和社會貢獻出自己的力量。
授予學位儀式現場
畢業生身穿學位服、頭戴學士碩士學位帽,在莊嚴厚重的禮樂中,學位授予儀式正式開始,學院169名畢業生依次上台,院長為他們一一撥穗、頒發學位證書、合影留念。
學院主要負責人和學術委員在主席台上
畢業典禮各項儀式之後,安排了畢業生準備的精彩節目。同學們的歌曲和舞蹈表演等節目,配合視頻播放,回顧了大學四年的學習生活;英語師範2002班同學表演的節目,向全體畢業生送上了祝福,把畢業典禮推向了高潮。
學生活動表演
畢業典禮在悠揚的校歌《鳳鳴嶺南》中圓滿結束。廣外英教人一定能夠再接再厲,砥砺前行,在未來的人生道路上走得更好。
(初審:劉臻嵘 複審:趙林森 終審:林紹雄)
附:董金偉院長在太阳成集团tyc234cc2022屆畢業典禮上的講話(全文)
尊敬的各位老師、各位校友,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下午好!
今天,2022年6月16日,是我們太阳成集团tyc234cc2022屆畢業生的喜悅日子,是169位畢業生同學人生中一個新的裡程碑,是你們奔赴似錦前程,擁抱美好未來的重要開端。首先,我謹代表學院全體教職工,向圓滿完成學業的畢業生們表示熱烈祝賀!向孜孜不倦培養你們的學院老師,向含辛茹苦養育你們的優秀家長,向熱切關心學院教育事業發展、關愛你們健康成長的社會各界和曆屆校友,緻以最誠摯的敬意和最衷心的感謝!
放眼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正在深刻影響着人類曆史發展進程,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和作為正在使中國闊步走向更大的世界舞台。回觀國内,我們共同親曆了新時代祖國建設發展的一個個曆史性時刻,目睹了我們國家取得的一項項輝煌成就;我們真切體悟了打赢脫貧攻堅戰役、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抗擊防控新冠疫情的決勝成果,享受着這些成果帶給我們的喜悅和榮光!我們還滿懷激情見證了北京冬奧會的盛大壯舉和一個個精彩瞬間,迎來了中國共産黨成立100周年的隆重紀念活動。同時,我們也深刻感受到新時代中國青年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道路上所肩負的責任與使命,所付出的奮鬥與奉獻。
同學們,回望你們在英教學院的求學歲月,我深深為你們感到欣慰、感到自豪。幾年前,你們滿懷憧憬踏進廣外,開啟了不斷成長、不斷超越自我的學業生涯。在廣外,你們謹遵“明德尚行,學貫中西”的大學校訓, 弘揚“卓越、誠信、包容、自信”的廣外價值觀,浸潤着“務實、和諧、包容、創新”的英教學院文化,踐行了“英語優、教育強”的教育教學理念,度過了一段最值得珍惜、最具有意義的青春年華。在英教學院,你們積極求知探索,努力創新實踐,沒有辜負美好的大學時光。在英教學院,你們學到了豐厚的專業理論知識,提高了獨立思考判斷能力,豐厚了綜合素質修養,增強了做事成事本領;你們錘煉了頑強意志品格,拓展了廣闊人生視野,明确了職業發展方向,結下了真誠的同窗友誼。與此同時,你們也目睹了學院教育事業又好又快的良性發展,見證了你們自己的學業進步和健康成長。
我想,每一屆英教學子,都會有各自難忘的獨家記憶。在英教學院學習的這幾年,也一定給你們留下了深刻印象。同學們是否還記得第一次上台做presentation時青澀而稚嫩的自己?無論你們是否還能想起,我相信,在英教的鍛煉與磨砺,讓你們一路披荊斬棘、過關斬将,早已擁有了王者風範。自信、從容、優雅、思辨的品質已經刻入你們每一位的DNA裡,這是我們英教人的一種獨特基因。因而,我們能驕傲地見證各位同學活躍在“挑戰杯”、“大創賽”、Micro-teaching師王争霸賽等學術活動上精彩競技的身影,見證大家在運動會、秋之聲和英文戲劇比賽等文體類活動中的個性發揮和大顯身手,見證每一位英教人在見習實習、就業招聘以及升學深造中所擁有的重要收獲,所取得的優異成績。四年的大學生活,不僅記錄了你們的成長成才成人軌迹,也讓你們每個人經受了嚴峻的挑戰和考驗,成為了最好的自己。在此,我對你們表示由衷的祝福!
有人感歎說,“大學才幾年,疫情占三年”。我們應該理解,2020年初爆發的新冠疫情是一次全球性人類大災難,每個國家都面臨着嚴峻考驗,沒有人能夠獨善其身。然而我們感到欣慰的是,在疫情期間,英教的同學們不僅服從國家疫情防控大局,全力配合學校的防控要求,更能夠克服種種不适應、不習慣、不方便,積極投入線上學習,主動适應“網絡答辯”等新變化,為你們的大學生活,增添了一份獨特的人生閱曆。
畢業的鐘聲已經敲響,在同學們即将邁向新的征程、走上新的人生起點之際,我有幾點期望和囑托,想與大家共勉:
第一,希望你們堅定理想信念,做無畏的奮鬥者。
在慶祝中國共産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未來屬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可以說,我國取得的每一項重要成就都凝聚着青年的熱情和奉獻。新時代的中國青年要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為己任,增強做中國人的志氣、骨氣和底氣,不負時代,不負韶華,不負黨和人民的殷切期望。
由于新冠病毒的影響,疫情防控對經濟社會發展産生嚴重沖擊,可謂影響大、範圍廣、程度深,導緻高校畢業生在就業上面臨着各種困難和挑戰。我們的畢業生同學,應該積極做好就業準備,不等不靠,主動提升就業能力,積極就業擇業創業。“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新時代的奮鬥青年要樹立遠大理想、厚植愛國情懷、練就過硬本領,紮根人民,奉獻國家,以奮鬥之自我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貢獻青春、智慧和力量。
第二,希望你們懷有鴻鹄之志,做明理的學習者。
蘇東坡曾言:“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韌不拔之志。”同學們,要想成為國家的棟梁之才,就要立可為之志、學可用之知、練過硬本領。周恩來總理在萬馬齊喑的年代,立志要“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即便在革命鬥争中,仍克服艱難險阻勤學不辍,避免了陷入少知而迷、不知而盲、無知而亂的困境,為新中國的成立與建設做出了巨大貢獻。
走出校門,踏上社會,即使你們有不同的人生目标和職業選擇,無論你們希望成為盡職盡責、甘于奉獻的光榮人民教師,不惜與叛逆期的學生鬥智鬥勇;還是成為秉公正直、熱心為人民服務的國家公務人員,将來有可能走向仕途;還是想到國内外一流名校讀碩讀博繼續深造,不斷提升學業水平;亦或是選擇從事任何其他職業……我都希望你們在自己的崗位上能有一顆求是求真之心,永遠保持“人間清醒”,拒絕“終點線”的心态,保持終身學習的習慣。希望你們能不懼艱險,“在披荊斬棘中開拓前進,在攻堅克難中創造業績,用青春和汗水創造出讓世界刮目相看的新奇迹”!
第三,希望你們踐履知行合一,做勇敢的實幹者。
正所謂“道雖迩,不行不至;事雖小,不為不成。”勤奮是優秀者的共性。再偉大的理想、再高遠的志向,若不付諸行動,隻說不做,眼高手低,終将成為空想。習近平總書記曾告誠大學生們,“社會最需要、最歡迎有實幹精神、能解決實際問題的人,而最不歡迎誇誇其談、眼高手低的‘客裡空’”。光有成才的願望還遠遠不夠,還必須要深入實際,向實踐學習,甘當“小學生”,在火熱的社會生活中鍛煉成長。
“我生來就是高山而非溪流,我欲于群峰之巅俯視平庸的溝壑;我生來就是人傑而非草芥,我站在偉人之肩藐視卑微的懦夫。”這是張桂梅校長為其學校的女生們撰寫的人生理念。張桂梅堅守貧困地區教育一線40餘年,創辦全國第一所全免費女子高中,全身心投入教育扶貧工作,先後幫助2000名貧困山區女孩考上大學、走出大山,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事業。她創辦的女子高中,連續11年高考綜合上線率保持100%。Actions speak louder than words. 我們的畢業生陳諾同學獲得2022年“優秀大學生獎章”,周洪宇、莫绮珊、袁昕、黎嘉茹入選我校2022年“研究生支教團”,就是英教學子向張桂梅校長學習的典範。張桂梅校長應該成為我們的畢業生學習的榜樣,我國的教育事業需要更多的“張桂梅”。
第四,希望你們善于敢為人先,做創新的引領者。
習近平總書記曾說,“創新是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源泉,也是中華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賦”。正所謂“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生活從不眷顧因循守舊、滿足現狀的人,從不等待不思進取、坐享其成的人;生活會将更多的機遇留給善于和勇于創新的人。青年是社會上最富活力、最具創造性的群體,理應走在創新的前列。
作為新時代的大學生,你們要把自己的理想同祖國的前途、把自己的人生同民族的命運緊密聯系在一起,自覺肩負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中國夢”的使命與擔當。古人雲:“學貴有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疑者,覺悟之機也。”人類的創新和發展都是在不斷質疑和反思中形成的。希望你們在今後的工作中,把創新能力的提升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教育教學觀念創新、工作做事方法創新、科學學術研究創新,把更多的創新成果寫在祖國大地上。
同學們,我希望,我也相信,你們能面對後疫情時代帶來的挑戰,不斷增強做中國人的志氣、骨氣、底氣,拒絕“躺平”,不在該努力的時候選擇安逸,也不在最好的年華選擇懈怠。走出校門,每個人都是英教的代言人。你們的形象,就是大學的形象;你們的作為,就是母校的作為;你們的成績,就是廣外太阳成集团tyc234cc的成績。願你們在青春的洪流中昂揚奮進,努力活出屬于自己的人生。
我想說,青年時代,選擇吃苦也就選擇了收獲;選擇奉獻也就選擇了高尚。隻有進行了激情奮鬥的青春,隻有進行了頑強拼搏的青春,隻有為人民做出了奉獻的青春,才會留下充實、溫暖、持久、無悔的青春回憶。
親愛的同學們,希望你們勇敢去追求盡善盡美的人生境界!祝願你們用含苞待放的青春創造不朽的業績,譜寫精彩的人生華章!不管你是否碩果累累,不管你是否身居高位,不管你是否榮華富貴,隻要你平安健康,隻要你開心快樂,隻要你生活幸福,母校都會張開雙臂,随時歡迎你們回家看看。英教學院是你們永遠的家!
最後,祝福同學們事業鵬程萬裡,生活美滿幸福;每天開心快樂,一路與善同行!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