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教學部黨支部舉行“學史力行”黨建工作坊暨外國文學文化課程思政研讨活動
文:李穎卉、曾丹 編輯:劉臻嵘 時間:2022年03月31日 點擊:
3月29日下午,第四教學部黨支部在北校區八教109室舉行“學史力行”黨建工作坊系列活動,邀請英語語言文化學院蔣竹雨副教授擔任主講嘉賓。活動由支部書記曾丹主持。

蔣竹雨作講座
活動伊始,曾丹向與會教師介紹講座嘉賓。蔣竹雨老師2015年畢業于香港城市大學,獲得博士學位。入職廣外後,她曾多次榮獲國家級、省級、校級教學賽事大獎,科研成果豐碩。蔣老師以《文學、藝術與哲學:解讀西方文化經典》課程為例,闡述高校外國文學文化課程思政的理念和模式。該課程緣起于張隆溪教授在香港城市大學面向全校開展的通識課程,2015年起蔣竹雨将此門課程引入廣外,在英文學院本科生和研究生中開設。不同于以往同類課程以時間線為講授線索的方式,該課程根據不同主題編寫授課方案,其課程思政主要體現在對中西文化比較的讨論、小組報告、學期論文等教學活動之中。
在專題分享中,蔣竹雨認為高校外國文學文化課程思政包含兩個要點:其一是要突出以我為主的理念,遵從“文明互鑒”、“從我出發,為我所用”學習原則;其二是要采用批判性視角,善于解讀和分析西方文學文化作品的局限性,凸顯中華文明智慧的價值。以The Allegory of Cave: Greek Philosophy一節為例,蔣竹雨在課程引入中,會秉持“從我出發”的教學原則,讓學生回顧中國文化的教育思想,然後通過文本介紹使學生理解該寓言故事的主題(即接受教育方知何為真、何為假)。在介紹雅克·大衛1787年創作的油畫“蘇格拉底之死”這一作品時,蔣竹雨會引導學生批判性地分析作者如何有意将寓言政治化,以謀求自我政治訴求的表達及個人價值觀的輸出。
蔣竹雨老師學術功底深厚,教學經驗豐富,與會教師在交流互動中收益頗多。
與會教師合影
第四教學部文學文化課程組主要承擔全校大學英語系列課程中的文學文化類課程,近年來教學科研成果斐然,由院長助理兼教學部主任李惠胤主持的《西方文化之窗》已被推薦為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本次黨建工作坊暨外國文學課程思政研讨活動将黨建與教學有機結合,旨在幫助一線教師領悟教育初心,賦予實際行動,積極推進我校大學英語教學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