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5日,我院黨建工作坊“榜樣的力量——優秀黨員開講啦”第二講在南校區F215舉行。本次工作坊由我院黨委書記林紹雄主持,我校優秀共産黨員楊韶剛教授應邀擔任開講嘉賓。來自我院的教工黨員、學生黨員、入黨積極分子以及學生幹部出席了本次活動。
嘉賓開講前,林紹雄書記簡要地介紹了主講人楊韶剛教授,着重向廣大師生介紹了楊教授在人生道路上的豐富閱曆、在學術上的執着探索與重大業績、在黨的指引培養下的發展曆程、在工作崗位上的默默奉獻。
随後,楊韶剛教授就“迎接成長的挑戰,成就奮鬥的人生”這一主題正式開講。
楊教授親切地将我院稱為自己的第二學院,他回憶起與我院師生共事的美好情景,高度評價了我院師生的踏實肯幹、勤奮好學精神。他結合自身經曆,勸導大家要學會吃苦、認真做好每一件事。在演講中,他回憶起自己當年的知青經曆,在農村艱苦的條件下,他敢于吃苦,勤奮勞動,在養豬場裡做出了一番成績。楊教授幽默地說,要是當年繼續做下去,自己很有可能成為一名優秀的農民企業家。現場的師生無不為楊教授的苦中尋樂、盡心盡職的精神所感動。
楊教授又結合當今時代的形勢,告誡廣大師生要居安思危。楊教授指出,成長中的挑戰和機遇并存,要學會迎接挑戰,争取機會,把握機遇。他提出,20-30歲是知識能力的儲備期、30-40歲是事業發展的騰飛期、40-50歲是人生發展的輝煌期。青年教師和學生要把握好人生的每個階段,赢得機遇之神的青睐。楊教授又提出,成長中要以信念作為精神支撐,作為共産黨人,要把實現共産主義理想、讓每個人都過上美好生活作為我們的終極目标追求;廣大青年要早日确立人生方向,并為之不懈奮鬥,成就奮鬥的人生。楊教授指出,人生最大的敵人就是自己,能戰勝自己的人才是強者。要成為一名優秀的共産黨員,就要牢記黨的使命,用實際行動踐行一個共産黨員的責任。從事教育行業,就要勇于承擔教書育人的責任,不辱使命。
楊教授也悉心提醒,現代社會中競争激烈,壓力無處不在。适度的壓力是催人奮進的動力,但壓力過大會影響身心健康。因此,老師和同學們要學會調節身心,把壓力控制在合理的範圍内,化壓力為動力。
楊教授最後深情寄望我院師生:人是靠精神站立,靠專業行走的;廣大師生要追求信仰,承擔大任,腳踏實地,放眼未來。
林書記對楊教授的開講進行了簡要的總結。他指出:作為學界的傑出代表,楊韶剛教授潛心治學、孜孜不倦;作為共産黨員,他愛黨愛國,服務人民;廣大師生要學習楊教授的奮鬥精神和務實的品格,讓優秀成為一種習慣,同時要在這個喧嚣的時代靜下心來,在研究學問中享受快樂、在奉獻中體現價值,更為重要的是要用共産黨員的信念支撐自己,在迷茫中找到方向,争取做一名響當當的共産黨人。
随後是互動環節。現場師生積極就如何确定信念、如何面對挫折、如何改掉拖延症、為什麼要入黨和怎樣争取早日入黨等問題向楊教授提問。對于大家的問題,楊教授都逐一耐心解釋,聯系古今,結合實際,妙語連珠,給廣大師生提供了許多可行性的建議:合理設定目标,分段完成計劃;調整心态,積極面對挫折;尋找同伴合作,加強互相監督等。
聽了楊教授的分享,在場的師生都深受感動,紛紛表示要以楊教授為榜樣,在今後的工作和學習中刻苦努力、潛心鑽研,積極奉獻,不斷實踐黨的宗旨,為祖國的教育事業發展而奮鬥。本次活動的成功舉辦,不僅有效地提升了廣大師生黨員的思想政治水平,也進一步打造了我院的黨建品牌活動,将有效促進我院黨建與思政工作的更好開展。
楊韶剛教授,廣東國際戰略研究院專職研究員、心理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曾先後赴多所國外高校做訪問學者,多次赴國外著名高校進行學術交流,先後十幾次在國外參加心理學和道德教育領域的國際會議;曾任山東省心理學會副理事長等,現為中國心理學會社會心理學分會理事,中國心理學會理論與心理學史分會理事,中國教育學會家庭教育專業委員會理事,廣東省倫理學會副會長,廣東省教育創新與發展研究會副會長,廣東省家校合作研究會副會長,廣東省社會心理學會常務理事,廣東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已出版專著15部,譯著23部,主編和參編學術專著12部;在《教育研究》、《新華文摘》、《心理科學》、《教育學報》、《當代教育科學》以及國外的Journal of Moral Education, Asia Pacific Education Review, Social Development, Child Development等SSCI刊物發表論文110餘篇,個人撰寫的科研成果累計900餘萬字。

廣外英教微信公衆号
|

廣外英教團學公衆号
|